交易主體多元化
1、交易門檻降低,交易主體不再是相對固定的少數經核準主體。隨著能源互聯網理論研究和試點工作的深入,加之新電改對售電側的不斷放開,能源互聯網背景下的
市場環境將涌現出更多交易主體。除了現有市場中如發電企業,電網企業這些少數經核準的主體,未來的交易主體和市場構成將更為豐富廣泛,各類售電公司,園區、樓宇,甚至個體用戶都可能發掘自身的網絡接口,不同程度地參與能源互聯網交易市場。
2、基于互聯網的能源交易,帶來網絡用戶數量的大大增加。隨著能源互聯網的推進,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用戶感受到互聯網交易的便捷,傳統的能源用戶將越來越多地參與到互聯網交易中。
3、能源供應者和消費者交易主體的角色和權責可相互轉換。和傳統模式中固定的供求關系不同,能源互聯網交易市場中,供應者和消費者的角色并不再是一成不變的。相反,類似于互聯網中信息交互的特性,能源互聯網中廣泛的能量交互將使得能源供應者和消費者交易主體的角色和權責可以發生相互轉換。這將使得市場可能自洽地實現利益分配的優化并形成更為高效公平的利益分配格局。
4、交易的參與和退出自由選擇,市場結構動態變化。市場管理部門將制定明確的市場準入與退出機制,在滿足相應要求的前提下,交易主體可自由選擇參與或退出市場。這將充分發揮市場里的作用,從而使其結構實現更為靈活的動態變化,從而提升資源協調優化配置的效率,同時加強市場的適應性。
交易商品多樣化
1、多元供應,
電力變多種能源。能源互聯網強調“橫向多元互補”。多種能源的參與和協調互補是其區別于智能電網的重要特征之一。除了電力之外,油、氣、熱等多種能源都將實現廣泛互聯與多元供應,并最終實現能源的優化利用。
2、電能單一同質化產品變為用戶自定制的差異化需求。交易模式和市場的不斷開放與完善將為用戶提供種類豐富的交易商品,這賦予用戶更多的自主選擇權,使用戶能夠擺脫單一同質化的電能消耗,而自主定制自身的能源消費方案進而滿足自身的差異化需求。
交易決策分散化
1、地區區域的整體平衡變為不受地理約束的局部平衡。能源互聯網通過運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以及分布式發電等技術,使得區域內的能源生產與能源消費之間建立靈活便利的聯系,能源傳輸不必再必須通過傳統的主網,而是能夠實現產供銷的區域一體化。
2、優化目標由購售價差為代筆的經濟目標,變為清潔、環保、多種。傳統的能源交易雙方都以利潤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這一經濟指標為目標進行交易決策。隨著能源互聯網的推進,清潔能源的供應比例大大增加,用戶對自身用能行為智能化控制水平不斷提升,同時可以實現能源的綜合利用,因此,交易的決策目標也將會隨之變化。
3、集中式的整體優化決策,變為分散自平衡優化,帕累托最優。傳統的能源供應由大網架統一調度,統一決策,來進行整體優化決策。而前面已經提到,基于市場的能源互聯網的建立能夠通過先進的互聯網技術與分布式發電、儲能等技術實現局部區域的產供銷一體化,從而使區域實現自平衡,并且能夠通過自我調節實現帕累托最優。
交易信息透明化
1、信息源由單一交易中心發布變為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商。在傳統的交易模式中,能源交易信息皆由各交易中心統一發布,且交易信息較為單一。能源互聯網建立后,交易量將會大大增加,這將帶來數據信息量的大幅提升。同時,由于交易不再完全受大網架控制,因此將會出現大量的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商來為供需雙方提供信息服務。
2、交易信息的充分、透明,提升市場交易的有效性。市場化的交易將大大促進交易信息透明度的提升,能夠保障交易的有效性。
交易時間即時化
1、由固定周期交易變為用戶自行發起的即時交易。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化的深入,交易的時間范圍也將逐步實現即時化,滿足人們第一時間的需求。
2、交易將在短時間內完成,供需雙方的反應速度在交易中占有重要作用(搶單)。隨著即時性的的提升和交易主體的大幅增加,未來的能源交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速度將成為決定交易能否達成的關鍵因素之一。
交易管理市場化
隨著能源互聯網的推進和市場化改革的深入,交易管理也將變得更加市場化,準入核準將變為自由選擇進入退出;交易量限額管制逐步放開,由供需雙方自主決策;同時,原有的價格限制管制具有滯后性被動性,而未來將變為激勵相容的倍率引導。
交易約束
互聯網交易的靈活多變性與能源傳輸網絡的物理約束的矛盾將不斷增加。交易的靈活性必須有先進的技術作為支撐,交易量的增大和交易的無序性將大大增加能源傳輸網絡的壓力甚至超出傳輸網絡的物理承受能力而導致交易無法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