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氣候變化:中國提交2030“綠色”答卷

2015-7-6 00:34 來源: 新華網

日前,中國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提交了《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國國家自主貢獻》文件。根據文件,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

專家表示,這既是中國作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完成的規定動作,也是中國政府向國內外宣示中國走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道路的決心和態度。

實現減排目標需很大努力

與2009年提出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到2020年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標相比,這次公布的目標減排力度要大得多。

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何建坤說:“這是非常有力的目標,也需要很大努力才能實現。”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說,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即使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自主貢獻的碳強度目標也是有力度的。

他估算,60%-65%的目標,意味著2005-2030年期間碳強度年均下降率必須維持在3.6%-4.1%。而美國和歐盟1990年以來的碳強度年均降幅都約為2.3%,低碳轉型表現突出的英國和德國也僅為3%和2.5%。

目標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要達20%左右。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杜祥琬說,雖然以煤為主是我國能源結構的天然稟賦,但我們仍需努力推進低碳高效地使用煤炭,同時增加非化石能源比例。“這也就體現了能源革命的內涵,從黑色高碳逐步走向綠色低碳。”

目標還提出,到2030年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杜祥琬說,此前的目標是到2020年要增加13億立方米。而實際上去年我國森林蓄積量已比2005年增加了21.88億立方米,所以說已超額完成既定目標。

專家表示,由于中國是發展中國家,處在工業化、城鎮化發展過程中,能源消耗不可避免會增長,加上中國能源結構主要以煤炭為主,所以從目前開始,要從相對減排進一步做到控制總量,進而在2030年左右達到碳排放峰值的目標。
123下一頁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