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應緊跟新時期下的跨境金融創新趨勢
首先,在跨境資金結算方面,為應對激烈的
市場競爭,爭奪優質資源,商業銀行應把握住集團企業“走出去”、跨境電商快速發展以及上海自貿區金融創新的市場機遇,加大對跨境資金池以及跨境支付等業務的創新。
其次,在跨境貿易融資方面,雖然跨境人民幣信用證、票據保付等短期貿易融資業務開展的如火如荼,但目前人民幣出口信貸業務發展仍嚴重滯后。而結合2014年上海自貿區的金融創新情況以及企業“走出去”的融資需求,未來商業銀行的跨境貿易融資業務創新主要包括跨境人民幣貸款、跨境融資租賃、跨境并購融資、跨境上市股權融資業務等。
再者,在匯率避險類產品創新方面,人民幣匯率已步入雙向波動的新時代。在此情況下,基于單邊升值或貶值預期的產品已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一些更適應市場變化的產品,如人民幣與外幣掉期、即/遠期組合結售匯、賣出人民幣對外匯期權及人民幣結構性資金管理,受到市場青睞。
最后,在綜合服務平臺創新方面。經過這些年市場的培育和發展,各家銀行跨境人民幣貿易產品同質化已達到較高程度,故不斷培育多元化的貿易融資客戶資源,應成為下一步業務拓展的重中之重。因此,依托大數據以及云技術系統的整合功能,以及傳統的跨境金融業務,商業銀行應加快推出自身的跨境金融服務品牌,積極挖掘企業“一站式”的跨境金融服務需求機遇,并致力于達到凸顯銀行自身的品牌效應,增加客戶對銀行的黏性的目的。例如,招商銀行多次升級其“跨境金融”品牌、廣發銀行則抓住廣東自貿區成立的機遇順勢推出“跨境直通車”2.0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