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為上海與深圳履約截止日期,上海發改委與深圳發改委在截止后發布公告宣布履約成績。
根據深圳發改委消息,截至2015年6月30日18時,深圳市636家控排企業中已有633家管控單位通過注冊登記簿系統提交足額配額,完成履約義務。相比去年同期631家企業按時履約有所進步,履約率超過99.5%。
根據上海發改委消息,6月30日,上海190家試點企業全部按照經審定的
碳排放量完成2014年度配額清繳,上海碳
市場再次刷新紀錄,成為國內唯一一個連續兩年圓滿完成履約的試點地區。與去年試點企業在6月清繳期集中交易不同,自2014年下半年開始,試點企業就開始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配額買賣,提前做好了清繳準備。進入履約期第一天,就有37家試點企業完成了清繳,到6月15日,完成清繳的試點企業已達到127家,配額清繳量占應清繳配額總量的67%,6月30日下午,本市2014年度配額清繳工作圓滿完成。
值得關注的是上海的抵消規則限制條件較少,相對較為開放,且規則出臺較早,預期明確,因此吸引了不少
ccer進入上海市場。在目前全國已簽發的四批次共計74個項目中,符合本市抵消條件的
減排量約為140萬噸,其中約36%的CCER由上海的試點企業購買,并用于履約清繳。自4月8日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完成首筆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交易至今,上海
碳市場CCER累計交易量超過200萬噸,在全國七個碳市場中位居首位。隨著CCER交易及履約作用的擴大,CCER在碳市場中的影響作用將持續擴大。
2015年5月,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發布了《協助辦理CCER質押業務的規則》,并協助完成了兩筆CCER質押貸款。6月,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發布了《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借
碳交易業務細則(試行)》,并啟動了掉期交易等中遠期交易產品設計開發,將進一步增強交易多元化服務功能,逐步深化市場化機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