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的INDC,外界主要有哪些期待?
對中國的INDC,外界主要有哪些期待?
郭虹宇指出,主要看中國提出的
碳排放峰值年、
碳強度目標,以及中國如何達成這些目標等。中國提交INDC后,全球最主要的碳排放國就都提交了預案,給未提交國家增加了信心,也增加了全球采取行動的動力。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能源、環境與氣候變化高級顧問楊富強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能源強度和碳強度都是中國INDC的重要內容,但預計這兩項目標不會超出現有的目標水平。
此外,楊富強預計,在中國新的應對氣候計劃下,中國還將提出農業、林業、水資源等應對措施,包括技術、投資等。
6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
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
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研究提交《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的中國國家自主貢獻文件。
李克強在會上指出,中國將按照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的目標,繼續積極主動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大幅降低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進一步提高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和森林蓄積量,不斷提高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能力,為促進全球綠色低碳轉型與發展路徑創新做出自身最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