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明年中國將建立全球最大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2015-6-12 22:51 來源: 中國青年網 |作者: 楊月

  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日本名古屋大學共同創辦的國際低碳經濟研究所主持編寫的《中國低碳經濟發展報告(2015)》11日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發布。報告稱,2016年起中國將建立全國統一碳市場,這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中國低碳經濟發展報告(2015)》部分作者合影。社科文獻出版社社長謝壽光(左一),名古屋大學教授、國際低碳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報告主編薛進軍(左二),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清華大學產業發展與環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薛瀾(右一),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國際低碳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報告主編趙忠秀(右二)。中國青年網記者 楊月 攝

  碳排放權交易是利用市場手段的有效途徑,在這方面歐盟和美國已經有比較成熟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體系,中國也剛剛起步試點。在發改委指定的7個試點省市中,湖北省是低碳經濟和碳排放權交易的雙料試點。

  該報告介紹了武漢大學齊紹洲教授和湖北省發改委氣候處處長田啟等人對湖北省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的中期評估報告的介紹,2015年5月,湖北省碳排放權交易所交易量占到全國交易總量的48%,價格穩定在一噸22元左右。據有關部門和專家評價,湖北碳交易體系啟動以來運行良好,在全國七個碳交易試點中特點突出、亮點鮮明,碳金融、碳期貨、碳期權等新產品創新不斷,為從2016年起建設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提供了寶貴經驗。

  本報告副主編、湖北碳排放權交易協同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孫永平和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所研究員李小春等人通過考察,認為開展碳捕集與封存技術(CCS)示范項目既有助于通過實際運行來解決發展中存在高成本和高能耗問題,又有助于檢驗其長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技術走向規模化和商業化應用的必經階段,也是發揮其大規模溫室氣體減排潛力的必經環節。因此,建議湖北在新建燃煤電廠建立碳捕集、運輸和封存全流程集成示范系統,并逐步向其他行業推進,為大規模開展CCS技術商業化應用積累經驗。

  湖北碳排放權交易協同創新中心的王珂英等人以長江經濟帶11省為研究對象,基于空間自相關理論建立空間計量模型,對2000-2010年的碳排放相關衡量指標進行了測度和比較,發現長江經濟帶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強度都呈現正向的空間集聚特征,而長三角地帶的集聚特征更加顯著。因而,專家指出,政府在制定減排政策應充分考慮到空間特性,應著力于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和優化產業布局,實現減排的成本最小化和區域碳排放的平衡。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