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排交所首次遠赴海外招徠境外投資會員。據前海傳媒獲悉,5月27日,深圳排放權交易所在西班牙巴塞羅那Carbon Expo 2015 召開了推介會,吸引具有先進碳資產管理以及豐富市場交易經驗的境外投資者投資深圳碳市場。而同一天,深圳發改委公布碳排放管控企業第二年履約考最后期限,企業須在6月30日前完成2014年度碳排放履約義務。
排交所首度赴海外推介
在巴塞羅那舉行的推介會,主題被定為“中國碳市場投資與融資機遇”,深圳排交所代總裁葛興安在會上詳解了深圳引入境外機構會員的
政策、交易規則,以及境外投資會員在開戶、交易、結換匯等方面的便利措施,并且就深圳和中國碳市場潛在的金融投資機遇、碳市場政策可持續性和流動性等方面,與海外投資者進行溝通。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深圳排交所首次在海外吸引境外投資會員,亦是中國碳市場首次國際推廣活動。
對于深圳碳市場,業內早已普遍達成共識,在國內7個排放權交易試點中其扮演著領頭羊的角色,它創下過多個第一:如全國首單“碳債券”、全國首只私募
碳基金啟動,全國首筆綠色結構性存款、碳市場履約企業數量居國內
碳交易試點省市之首、全國首個總成交額突破億元大關的碳市場等等。
但另一方面,納入深圳碳市場的配額總量僅為3000萬噸,而廣東、湖北等地超過3億噸。市場太小,對于境外投資者吸引力不大。
公開資料顯示,深圳排放權交易所注冊地位于深圳前海。在去年八月,受益于前海金融創新政策,深圳碳市場成為全國首家向境外機構開放的碳市場,并且對境外投資者并沒有設置過高的門檻,參與深圳碳市場交易的外匯進出額度沒有限制,交易最大持有量與境內交易者相同。
而據前海傳媒獲悉,深圳排交所目前已有來自新加坡、英國石油公司等三家境外投資者,而截至5月29日,境外投資者累計交易
碳配額數量67731噸。但單是這一天,深圳排交所成交量為32593噸。
此外,排交所還擁有包括廣東中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漢能碳資產管理(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招銀國金投資有限公司等近40余家境內機構投資者。含管控單位、機構、個人投資者以及公益會員在內,目前排交所已聚集了兩千多名“賣碳翁”。
可見,引入境外投資者的背后,并不只是出于增加碳配額交易數量的考量,其意義更在于境外投資者擁有先進的碳資產管理經驗及豐富的市場交易經驗,將有利于促進深圳碳市場的流動性,進一步發現和釋放碳價格信號,引導管控企業積極投入
節能減碳投資。
而對于前海而言,此次試點落地后,境外投資者可以使用外匯或跨境人民幣參與深圳碳排放權交易,將極大促進前海碳交易市場的蓬勃發展。并可以此為藍本,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推廣到前海其他要素市場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