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統一碳市場做好準備
如何把區域經驗擴展至全國是一個新的命題。湯思斯認為,盡管目前還未公布哪些地區將被納入全國統一碳
市場。但是,考慮到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某些地區缺少準確的排放數據,如果全國統一
碳市場在初始階段只會納入一部分地區(包括經濟更為發達或污染更為嚴重的地區)。這就會導致全國統一碳市場納入地區的某些企業成本會增加(假設企業所獲配額不夠),在與未被納入地區的企業競爭過程中處于劣勢。
“對于成本敏感的企業或行業,這種競爭力下降帶來的影響就更為明顯,例如在利潤率相當低的情況下或者生產低附加值產品的企業更容易被同類型競爭者所替代。這個
問題將可能會一直持續到統一碳市場覆蓋全國為止?!睖妓拐J為。
業內人士認為,現有7個試點的控排企業在統一碳市場開始前,都至少會經歷一個完整的履約期,也都有兩到三年的時間為全國統一碳市場做好準備。這些經驗在企業進入全國碳市場時都至關重要。相反的,那些非試點地區的企業,如果被納入全國統一碳市場,就需要努力追趕那些經驗豐富的企業。它們需要從零開始學習如何管理碳資產、如何進行
碳交易。在這個過程中,這些后來者將更容易受到履約、價格等風險的影響。
目前,7個碳交易試點啟動運行不足2年的時間,試點配額與全國碳市場的配額如何匹配也值得關注。
“試點省份的特色放在全國來看不一定具有普遍借鑒意義,那么哪些經驗是可以推廣的,哪些是不一定有效的,這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div>
湯思斯認為,7個試點市場有各自不同的設計和特點。因此,在過渡到全國統一碳市場時,現有試點地區控排企業如何適應新的游戲規則,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鑒于目前還未公布全國統一碳市場
政策細節,控排企業將面臨多種不確定的風險。其中之一就是現有配額能否儲存至全國市場。如果配額不能儲存,則持有富裕配額的控排企業以及曾經購買過試點配額的投資者將會面臨配額作廢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