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8 01:15 來源: 中國碳交易網
中國大型國有電力企業在逐步建立的碳交易市場上占據了主導地位,他們已經開始利用有利政策條件降低企業履行溫室氣體排放量控制的要求。這一有利的政策條件就是通過開發碳減排項目,在國家發改委進行注冊登記和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簽發,最終這些減排量可以作為企業減排的依據。
在國內目前已經啟動的5個碳交易試點省市(北京、上海、深圳、廣東和天津),控排企業可以使用5%~10%不等的CCERs來充抵企業的排放,在今年6月底前與碳配額一同上繳給政府,上繳額度必須與2013年度的碳排放量相等。
普遍而言,企業獲得CCER的成本遠遠低于配額的交易價格,有CCERs合約交易的試點省市北京和廣東的CCER合約價分別是16元/噸和20元/噸,而今天2014年1月8日北京環交所的碳配額交易收盤成交均價達50.8元/噸,廣東最近一次即1月6日進行的有償配額競買統一價達到60元/噸。因此通過獲得CCER來履約對排放大戶來說能大大節省減排成本。而大型國有電力企業有投資各種可再生能源電站,更是近水樓臺。在建設可再生能源電站比如風電站、水電站的同時申報并且獲得CCER,而不需要到市場購買CCER。而且,一些大型國企在國家CCER開發中享有直接遞交國家發改委審核的便利,省去了經過省發改委審查的手續和時間,較其他控排企業更有履約優勢。目前在國家發改委CCER官網上公示的項目中,華能和中廣核的項目各有9個,基本上都是風電站。
到目前為止,CCER公開交易只有上述2筆。據路透社獲得的消息稱有一家為控排企業提供咨詢服務的公司透露,還有更多合約在洽談中,價格在10-13元/噸。另據一些市場消息,有些買家正在通過私營開發企業購買CCERs,而價格只有4~5元/噸。私營開發企業或需謹慎對待。